古夷蘇木(巴花)
巴花是一種木材名稱,又叫做巴西花梨,紋理交錯明顯,帶有淺棕色條紋。主要分布于熱帶非洲,具光澤;無特殊氣味。結構細而均勻,質量硬,強度高,是一種名貴硬木,可與緬花相媲美。可以用于制作豪華家具、地板、生活器具等。
“巴西花梨”的氣干密度約為0.80-0.86g/cm3,濕材甚至有達到1.2g/cm3,木材具光澤,無特殊氣味和滋味,紋理斜至交錯,結構細而均勻。木材重,強度高。很少有白蟻危害。
木材為散孔材。心邊材區別明顯,心材黃褐至紅褐色,邊材白色至淺黃白色。生長輪略明顯。管孔在放大鏡下明晰,略小至中,單獨及少數短徑列復管孔(2—4個),管孔內常含深色沉積物,散生。軸向薄壁組織在放大鏡下明晰,主為傍管狀、翼狀、聚翼狀及輪界狀。木射線非疊生,在放大鏡下明晰,中至略密,甚細至略細。紋理直,常交錯,結構細、均勻,干縮性大、握釘力良好,干燥略快,不易開裂、翹曲。
巴花成材需數百年甚至上千年,資源有限,部分國家已限制出口。
- 中文名稱古夷蘇木(巴花)
- 別稱巴花、巴西花梨、非洲花梨、紅貴寶
- 目豆目
- 屬古夷蘇木屬
- 拉丁學名Guibourtia spp.
- 綱雙子葉植物綱
- 科蘇木科
基本特征
形態特征
宏觀特征:散孔材。心材紅褐色,常具深色條紋,與邊材區別明顯。邊材奶油色,寬2~8cm。生長輪略明顯。界以輪界薄壁組織。管孔在放大鏡下明顯;散生;甚少至少;大小中等。軸向薄壁組織在放大鏡下明顯;為環管狀、翼狀、輪界狀。木射線放大鏡下可見;密度稀;窄。波痕及包間道未見。微觀特征:導管橫切面近圓形,少數卵圓形,略具多角形輪廓;單管孔,少數徑列復管孔(2~3個)及管孔團;散生;1~5個,平均2個/平方毫米,最大弦徑273μm;導管分子平均長622μ紋孔m;具樹膠或沉淀物;螺紋加厚未見;管間紋孔式互列,多角形,系附物紋孔。穿孔板單一,略傾斜。導管與射線間紋孔式類似管間紋孔式。軸向薄壁組織為疏環管狀,翼狀及輪界狀;部分細胞含樹膠,分室含晶細胞可見,通常內含菱形晶體3~6個。木纖維壁甚厚;直徑23μm;平均長2129μm;單紋孔略具狹緣。木射線4~5根;非疊生。單列射線很少,高2~7細胞;多列射線寬2~4細胞,高4~20(多為10~16)細胞。射線組織同形單列及多列或同形多列。射線細胞多列部分多為多角形;多含樹膠;晶體未見,胞間道未見。
分布范圍
主要分布于熱帶非洲,包括加蓬、喀麥隆、赤道幾內亞、剛果等地。
主要用途
適用于豪華家具、刨切薄木、細木工、裝飾單板、地板、雕刻、生活器具等。
木材材性
具光澤;略具酸味。紋理直至略交錯;結構細而均勻;質量硬;強度高;干縮大。加工容易,刨切、車旋、握釘、油漆以及膠黏性能均好。耐腐,抗白蟻。干燥較快,無缺陷。氣干密度0.88~1.10g/cm3。
識別要點
外皮呈圓形小鱗片狀脫落,脫落后殘留卵圓形淺凹坑。樹皮受傷后會流出紅色膠質。管孔稀少,不大。心材紅褐色帶紫色條紋。
分布或主要產地:產于中非西部剛果河盆地,剛果、加蓬、喀麥隆、赤道幾內亞、中非等地。
非洲花梨;又因其心材顏色比其他花梨木要淺,又被稱作非洲黃花梨。刺猬紫檀心材顏色為紫紅褐色至紅褐色,帶深色條紋。弦切板上可見明顯的波痕。木材為散孔材,半環孔材傾向明顯。與花梨木類其他樹種的區別在于,刺猬紫檀幾乎無香氣。
容易混淆的樹種:1.格木:心材為黃白色,木射線不疊生,弦切板無波痕。2.緬茄:市場俗稱為菠蘿格,木材無香味,材身棕眼多而長,無波痕,橫切面磨光薄壁組織呈翼狀,似鳥眼。3.亞花梨木類:亞花梨木是指密度不足0.76g/cm3的紫檀屬其他木材,不一定是產于非洲;也不是產于非洲的就一定是亞花梨。刺猬紫檀雖然也俗稱非洲花梨,但并不能等同于亞花梨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