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山欖
白山欖(拉丁學名:Planchonella thyrsoidea.)山欖科山蘭屬大喬木植物,高35~45m,直徑0.6~0.7m.本屬約100種,分布于東南亞、南太平洋地區以及南美地區。主要用于家具、門欖和建筑用材。
- 中文名稱白山欖
- 別稱白絲光木
- 目柿目
- 屬山欖屬
- 拉丁學名Planchonella thyrsoidea.
- 綱雙子葉植物綱
- 科山欖科
形態特征
識別要點:內皮石細胞明顯,大顆粒狀,層狀排列。木材管孔主要為徑列復管孔,(2~6個)。軸向薄壁組織弦向帶狀,細而密集,與木射線構成網狀。木材淺黃白色,材質輕軟,紋理直。
橫斷面:心邊材區別不明顯。心材淺黃白色,具淺褐色細條紋。邊材灰白色,窄,寬約 lcm,常藍變。生長輪略明顯。
樹皮:厚2~3cm,質地疏松,易塊狀剝離。外皮灰白至灰褐色;有淺龜裂紋。內皮紅褐色;石細胞明顯,大顆粒狀,層狀排列。
木材特性
具光澤。紋理直;結構細而均勻;質輕軟;強度低;干縮小。加工容易,切面光滑;砂光、釘釘、拋光性能好;油漆和膠黏性能一般。不耐腐,易藍變。干燥容易,缺陷少。氣干密度 0.40~0.53g/cm3。
分布范圍
大喬木,高35~45m,直徑0.6~0.7m.本屬約100種,分布于東南亞、南太平洋地區以及南美地區。主要從巴布亞新幾內亞、所羅門群島進口,量大。巴布亞新幾內亞根據木材顏色將該屬分為紅山欖 PLR及白山欖PLW兩類。
主要價值
適用于旋切單板、膠合板、輕型構件、家具、船板、裝飾線條、細木工板、儀器箱盒、車旋材及室內裝修等。可替代棱柱木Gonystylus Sp.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