腺瘤豆木
腺瘤豆是一種常見的樹,廣泛分布于整個熱帶非洲。這種木材有時作為橡木的替代品出口到歐洲。若將木材用于室內(nèi)家居應(yīng)用,木材可能會產(chǎn)生難聞的氣味,如果原木被弄濕或以其他方式接觸水,這種氣味很容易重新激活。除了這一警告之外,腺瘤豆木似乎是一種未被充分利用和低估的硬木,表面上與桃花芯木相似。
- 中文名稱腺瘤豆木
- 別稱大比馬
- 目-
- 屬腺瘤豆屬
- 拉丁學(xué)名Piptadeniastrumafricanum
- 綱-
- 科豆科
木材用途
常見用途:重型建筑、造船、碼頭、地板、家具、櫥柜和車削物體。
木材參數(shù)
通用名:腺瘤豆木
學(xué)名:Piptadeniastrum africanum(syn. Piptadenia africana)
分布:西非、中非和東非
樹木尺寸:100-165 英尺(30-50 m)高,樹干直徑:3-6 英尺(1-1.8 m)
平均干重:43.4 lbs/ft 3 (695 kg/m 3 )
比重(基本,12% MC):.58, .70
Janka 硬度:1,520 lb f (6,740 N)
斷裂模量:16,180 lb f /in 2 (111.6 MPa)
彈性模量:1,871,000 lb f /in 2 (12.9 GPa)
木材表征
顏色/外觀:心材呈淺黃色或紅棕色。對比色邊材可達六英寸(15 厘米)寬,呈淺灰色至淺黃色。四分之一鋸切的表面呈現(xiàn)出絲帶狀條紋的形狀。
紋理:紋理通常是互鎖的。具有均勻的粗紋理和適度的自然光澤。
木材特征
耐腐性:被評為中等耐用性,對白蟻和蛀蟲具有中等/混合的抵抗力。
可加工性:盡管木材容易使切削刃變鈍,但易于使用手動和機械工具加工。由于其紋理互鎖,在加工四分之一鋸切件時可能會發(fā)生撕裂。在潮濕條件下與鐵直接接觸時,腺瘤豆木也會發(fā)生反應(yīng),變色和染色。車削、粘合和表面處理效果良好。
氣味:剛切割時有難聞的類似氨的氣味。干燥的木材是無味的,但重新弄濕木材可能會再次帶出氣味。
過敏/毒性:雖然嚴重反應(yīng)很少見,但據(jù)報道腺瘤豆是一種致敏劑,會刺激眼睛、皮膚和喉嚨。
定價/供貨情況:腺瘤豆木在北美很少有供應(yīng),但更常見的是出口到歐洲,盡管不是廣泛出口。與其他進口木材相比,預(yù)計價格適中。
可持續(xù)性:該木材樹種未列入《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(mào)易公約》附錄中,并被 IUCN 報告為最不受關(guān)注的樹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