黑檀
黑檀木由地震、洪水、泥石流將地上植物生物等全部埋入古河床等低洼處,埋入淤泥中的部分樹木。在缺氧、高壓狀態下,細菌等微生物的作用下,經長達上千萬年炭化過程形成烏木,故又稱“炭化木”。黑檀木是寶貴的人類遺產,經人為加工后,成為具有非常獨特性質的藝術品,如果制作成古典家具和雕刻藝術品,則更顯彌足珍貴。
- 中文名稱黑檀
- 別稱-
- 目杜鵑花目
- 屬柿屬
- 拉丁學名Diospyrosmun
- 綱木蘭綱
- 科柿樹科
木材用途
常見用途:鑲嵌、雕刻、飾面和車削制品。
木材參數
學名:Diospyros mun
分布:老撾、越南
樹木尺寸:
平均干重:67 lbs/ft 3 (1,065 kg/m 3 )
比重(基本,12% MC):.82, 1.07
Janka 硬度:3,000 lb f (13,350 N)
木材表征
顏色/外觀:心材呈中棕色,有時帶有微紅色調,通常通體有深棕色至黑色條紋。邊材界限清晰,呈淡黃色至白色。
紋理:紋理直,紋理非常細膩均勻,自然光澤高。
木材特征
端粒:散孔;單發和徑向復發;中孔,無特定排列,中等數量至眾多;薄壁組織彌散聚集;射線窄,間距近。
可加工性:由于密度高,加工困難。與其他烏木一樣,越南烏木可能會出現粘合困難。轉彎和完成都非常出色。
氣味:無特征氣味。
過敏/毒性:雖然嚴重反應很少見,但據報道黑檀木屬的烏木是一種致敏劑。通常最常見的反應僅包括眼睛、皮膚和呼吸道刺激。
定價/供貨情況:由于開采和人口急劇減少,越南烏木目前被禁止出口。木材的價格可能非常高,而且來源可疑。
可持續性:該木材樹種未列入 CITES 附錄,但已列入 IUCN 紅色名錄。由于自然范圍的縮小和開發利用,過去三代中其數量減少了 80% 以上,因此被列為極度瀕危物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