刀狀黑黃檀
刀狀黑黃檀是黃檀屬(Dalbergia cultrata)中極具代表性的珍稀樹種,與大紅酸枝(交趾黃檀)同屬該屬,在《國家紅木標準》(GB/T 18107-2017)里,被歸類到黃檀屬黑酸枝木類。由于材質出眾且資源稀缺,近年來在紅木收藏市場愈加受到重視。然而其野生資源已處于瀕危狀態,主要分布于緬甸,年出口量不足百噸。目前,該樹種已被列入《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》(CITES)附錄Ⅱ,國際間的野生資源貿易受到嚴格限制。
- 中文名稱刀狀黑黃檀
- 別稱緬甸黑酸枝、緬甸黑檀、老撾黑酸枝、英檀木
- 目豆目
- 屬黃檀屬
- 拉丁學名Dalbergiacultrata
- 綱木蘭綱
- 科豆科
基本特征
新切面呈紫褐至黑褐色,氧化后會變為深紫黑色,類似小葉紫檀。邊材為淺黃白色,與心材形成鮮明對比,紋理多為交錯狀,常帶紫色或黑色條紋。木材油性充足,拋光后可顯現金屬般光澤,新切面散發微弱酸香。
木材特性
密度:氣干密度約 0.95–1.15 g/cm3,可沉于水。
硬度:莫氏硬度約 4.5,高于多數紅酸枝木,耐磨性強。
穩定性:干燥后極為穩定,抗變形能力優異。
耐腐性:耐腐性強,主要得益于其富含酸性樹脂、鞣質及抑菌成分,同時木質致密、紋理緊密,能有效阻擋水分和微生物侵入,從而長期抵抗霉變和腐朽。
分布區域
主要分布于緬甸北部和老撾東北部,這些原生林集中區成材周期可達百年以上,天然資源極為稀缺。
主要用途
用于高檔紅木家具、精細工藝品及高端定制裝飾,如榫卯家具、木雕擺件和屏風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