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廚房的日常運作中,木制砧板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。然而,關于它何時該更換,很多人都一知半解。實際上,木制砧板的更換周期并非一成不變,而是需要結合多種因素綜合考量。
從材質和使用頻率來看,差異就十分明顯。對于普通木質砧板,如果使用較為頻繁,比如每天都要用來切菜、剁肉等,為了保證衛生,建議每 6 至 12 個月就更換一次。但要是換成整木切割且材質優良的木制砧板,像橡木、樺木等實木砧板,在使用得當且經常消毒的前提下,使用壽命就會大大延長,至少可以用 3 年。不過,即便是這類優質砧板,如果經常用它進行大力砍剁等重度使用,那更換時間也得相應縮短,可能需要控制在 1 年左右。
再從砧板的實際狀態來看,這更是判斷是否該更換的直觀依據。當木制砧板出現明顯的磨損、劃痕或變形時,就必須考慮更換了。因為這些磨損和劃痕會形成一道道縫隙,成為藏污納垢的 “重災區”,很難清洗干凈,進而滋生大量細菌。另外,倘若砧板表面出現了霉斑,即便經過清洗和消毒,也建議盡快更換。這是因為霉菌可能已經深入到砧板內部,難以徹底清除,繼續使用的話,會對健康造成潛在威脅。
大家或許會疑惑,為什么這些狀況會對健康有影響呢?其實,木制砧板本身存在天然的紋理和孔隙,長期使用后,表面難免會出現刀痕、裂紋,這些縫隙就成了食物殘渣和水分的 “藏身之處”。即便每次都進行清洗,也難以徹底清除深處的污垢,時間一長,就會滋生大量細菌,比如大腸桿菌、金黃色葡萄球菌等,甚至還會滋生霉菌。
如果用這樣的砧板處理生肉、海鮮后沒有徹底消毒,這些細菌就可能通過后續切割的熟食進入人體,引發腹瀉、嘔吐等腸胃不適癥狀。尤其是免疫力較弱的老人、兒童或孕婦,面臨的風險會更高。更值得警惕的是,一旦出現霉斑,霉菌產生的黃曲霉毒素等有害物質具有強致癌性,而且即便經過高溫烹飪,也難以將其完全破壞,長期攝入會嚴重損害肝臟健康。
除了關注更換周期,正確保養木制砧板也至關重要,這能在一定程度上延長它的使用壽命。每次用完砧板后,要先用洗潔精和熱水仔細清洗干凈,然后用干凈的布擦干,千萬不要讓砧板長時間泡在水里,以免加速木材的腐朽。
此外,還可以每周用鹽水或者白醋水擦拭一次砧板,這樣能起到很好的殺菌消毒作用。同時,木制砧板不能放在太陽下暴曬,否則木材會出現變形、干裂的情況,用完后應將其放在通風干燥的地方,讓它自然風干。另外,對于實木砧板,還可以定期涂抹一層食用油,這能有效防止砧板干裂,進一步延長其使用壽命。想了解更多木業信息,歡迎關注木材之家mucaihome.com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