經濟不確定性正為美國托盤市場的前景蒙上陰影,但政策調整與木材價格波動也暗藏結構性機遇。此前我們曾對美國經濟持謹慎樂觀態度:盡管歷經數月動蕩,經濟仍展現韌性,投入成本未完全傳導至消費者,招聘持續增長,關稅不確定性也逐步消退,市場期待客戶需求與托盤需求同步回升。
然而,7月非農就業報告的疲軟數據為這一預期蒙上陰影。報告顯示,當月僅新增7.3萬個工作崗位,遠低于11.5萬的普遍預期,且前兩月就業數據合計下修25.8萬個。更值得關注的是,美聯儲首選的通脹指標——核心個人消費支出通脹率仍維持在2.8%,高于2%的目標值。這種“通脹居高不下+勞動力市場疲軟”的組合,重新引發了滯脹風險擔憂。盡管失業率仍穩定在4.2%,但勞動力參與率已連續三個月下降,降至2022年底以來最低水平。就業數據公布后,短期美債收益率大幅下跌,市場對美聯儲降息預期升溫:CME FedWatch數據顯示,美聯儲下次會議降息概率已從報告發布前的40%升至93%(本文撰寫時)。宏觀經濟的疲軟信號,無疑給托盤需求增長增添了不確定性。
即便宏觀經濟承壓,托盤行業仍有機遇顯現。非實體店零售額雖增速放緩,但仍保持強勁擴張態勢,近幾個月增速雖略有回落,卻仍高于過去5年平均水平。這一趨勢疊加關稅政策調整,有望重塑美國進口物流結構,為托盤需求注入動力。根據特朗普政府行政命令,自2025年8月29日起,低價值商業貨件的最低關稅豁免將逐步取消,并于2026年年中完全終止。這一政策主要影響此前受益于豁免的亞洲出口商,他們或將從“小包裹空運”轉向“大件托盤集裝箱海運”以降低航運成本。對托盤行業而言,這一轉變意義重大:集裝箱海運替代空運將推高倉庫吞吐量,跨境多式聯運與倉儲環節的托盤需求有望顯著增長。尤其直接面向消費者的品牌為規避新關稅負擔,可能更多采用散貨運輸,進一步提振托盤使用需求。
關稅政策對托盤市場的影響并非單向。當前關稅水平未達預期效果,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國內生產。以汽車行業為例,日本進口整車關稅為15%,但美國本土生產同一輛車的成本更高:鋼鐵、鋁、銅等原材料成本增加;中國電池及稀土組件關稅達55%;韓國電子產品關稅25%;墨西哥零件關稅25%;加拿大組件關稅35%,再疊加美國本土勞動力成本上升,國內生產的成本劣勢明顯。這種關稅不平衡最終將傳導至消費者,以價格上漲形式加劇通脹壓力,也讓美聯儲利率政策路徑更趨復雜。此外,關稅政策的持續性不確定性抑制了國內制造業資本投資——企業因擔憂未來政策逆轉,對擴大美國產能持謹慎態度,間接導致商品生產部門近三個月減少3.7萬個工作崗位,工業活動冷卻跡象明顯。
降息預期升溫或為托盤市場帶來中期利好。若利率下降,住房負擔能力將改善,住宅建設需求有望復蘇,而托盤制造用低檔木材價格通常跟隨框架木材價格波動(此前6月通訊已詳述),住宅建設增長將間接推高托盤用木材需求與價格。從木材供應看,2024年美國托盤生產商使用了約84.5億板英尺(BBF)軟木木材,其中24%的軟木依賴加拿大進口。考慮到高價值的框架木材進口占比更高,我們假設托盤用低檔軟木中10%來自加拿大,即美國存在8.45億板英尺的供應缺口。若加拿大軟木供應收緊,短期內軟木價格將面臨上漲壓力。這一供應沖擊或為硬木托盤創造機會。
長期以來,軟木因豐富性和成本優勢成為托盤制造主流材料;而硬木廠此前受中國房地產市場崩潰沖擊(中國是其最大終端市場),大量工廠關閉,市場份額萎縮。但隨著軟木價格上漲、相對成本優勢削弱,部分托盤買家可能轉向更耐用的硬木托盤。加拿大針葉木材供應的不確定性,正為硬木托盤重新奪回市場份額敞開大門。想了解更多木業信息,歡迎關注木材之家mucaihome.com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