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房地產下行周期、消費意愿收縮與勞動力結構變化形成共振,中國家居行業正迎來一場前所未有的深度調整。國家統計局最新披露的數據,不僅勾勒出行業短期承壓的嚴峻圖景,更預示著一場關乎生存與轉型的淘汰賽已然開啟。
行業遇冷下,企業業績表現也集體承壓,其影響更沿產業鏈向上傳導至木材等供應商領域。據2024年上市家居企業半年報數據顯示,140家樣本企業中,超半數出現營收與凈利潤雙降,定制家居企業歐派家居2024年上半年營收85.83億元同比下降12.81%,凈利潤9.9億元同比下滑12.61%;家居企業訂單收縮、庫存高企直接導致木材采購需求銳減,部分中小木材供應商面臨訂單量下滑30%以上的壓力,價格競爭加劇與回款周期拉長等問題凸顯,行業生存鏈條承壓明顯。
更嚴峻的是,2024年以來全國已有多家家居企業因資金鏈斷裂、市場份額被擠壓等原因宣布破產,行業虧損潮與退出潮疊加,生存壓力滲透至產業鏈各環節。而在行業縮小的同時,競爭格局也在發生深刻變化,頭部企業憑借規模效應、供應鏈優勢與價格戰策略持續搶占市場份額,思某庫、水某星等頭部品牌通過差異化定價已占據國內家居市場50%的份額,剩余近千萬家中小企業只能在半壁江山中激烈角逐,渠道擠壓、成本高企、品牌力不足等問題讓中小企業生存空間不斷被壓縮,行業馬太效應愈發顯著。
盡管短期承壓,但家居行業的長期增長潛力仍值得期待。據行業預測,2025-2030年中國家居行業整體市場規模將保持穩步增長態勢,年復合增長率有望維持在8.5%左右,2025年預計達到2.3萬億元人民幣,到2030年將突破4萬億元大關,這一增長動能不僅來自剛性消費需求的釋放,更源于行業自身的結構升級與產品創新。
當前,消費升級與技術變革正推動家居行業向高質量發展轉型,智能化與綠色化成兩大核心賽道,中研普華數據顯示,2030年中國智能家居市場規模將突破1.5萬億元,語音交互、自適應照明系統、全屋智能聯動等技術滲透率將超過60%;與此同時,綠色環保需求持續升溫,預計2025年綠色家居產品認證覆蓋率將達到70%,循環設計、可拆卸家具、環保材料等領域市場規模年復合增長率高達22%,成為行業新的增長極。
此外,隨著房地產市場進入存量時代,存量房裝修需求逐漸釋放,2025年新房銷售面積同比下降3.5%的同時,二手房成交同比增9%,為家居行業提供了新的市場機會,而政府出臺的家居家裝以舊換新補貼政策,也將進一步促進家居消費,為行業轉型注入政策動力。想了解更多木業信息,歡迎關注木材之家mucaihome.com。